皮肤3例犬结节性癣菌病病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7-21 20:04:49 

摘要:皮肤癣菌病是小动物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在犬上,其中一种临床表现形式为结节性癣菌病(脓癣)。病变部位常成结节状,单发或多发,严重时可见破溃结痂等。由于感染位于真皮内部,常规的诊断试验,如伍德氏灯检查、毛干显微镜检等的结果常为阴性,有时真菌培养结果也可能为阴性。结合细胞学检查及真菌培养等做出正确的诊断,为此类疾病合理治疗的基础,正确诊断后的合理治疗通常预后良好。关键词:脓癣、细胞学检查、真菌培养

皮肤癣菌感染主要是三种嗜角质的癣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发癣菌。皮肤癣菌可感染动物或人的毛干、角质层和指甲或爪,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结节性癣菌病常表现为结节状病变,单发或多发,有时可见有粘稠液体流出。部分可表现为多形红斑、脱毛、斑块等。脓癣极少在猫上见到,相对常见于犬。毛干显微镜检查、伍德氏灯检查结果常为阴性。细胞学检查中癣菌元素常不可见,常以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为主。有时可寻找到部分癣菌元素,如小分生孢子、菌丝等。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包含小分生孢子的肉芽肿或脓性肉芽肿结构。有时可见小分生孢子及毛干碎片。有时需要进行真菌培养,但结果可能也为阴性,造成诊断困难,容易漏诊,在此与大家来我院就诊的病例。1动物基本信息及临床表现1.1病例一

1岁金毛母犬,体重40kg。后背部近肩部皮肤有一直径4cm左右结节、质地较硬,覆有直径2厘米左右的结痂,挤压可见少许渗出。去除结痂后有窦道,并伴有浓稠的棕红色液体流出。如图:

1.2病例二

四岁英国斗牛母犬,体重29kg。颈背部皮肤有一直径1.5cm左右结节,同样可见浓稠的棕红色液体有窦道流出。

如图:

1.2病例三

3岁松狮公犬,体重26kg,右侧股外侧皮肤可见一脱毛红斑,病变处边缘毛发易脱落,轻微渗出,覆有少量皮屑及结痂。如图: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皮肤深刮:均未见蠕形螨细胞学检查:患部皮肤压片,Diff-quick染色后显微镜检。嗜中性粒细胞85%,巨噬细胞12%,多核巨细胞3%,红细胞背景,偶见小分生孢子。如图:

2.4真菌培养

选用适当的真菌培养基进行培养(如DTM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等),可看到良好的菌落形态及明显的颜色变化。可添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可以避免杂菌污染或过度生长等问题。室温培养即可,无需使用培养箱。每周检查培养基两次,3-4周作废。

适合使用的真菌培养基含有pH颜色指示剂,致病癣菌生长过程中利用蛋白质产生的碱性代谢产物使培养基由黄色变为红色。在最初的10天应该每天检查这些培养基,为了看到致病癣菌最初的颜色变化。这个方法有益于观察致病癣菌早期指示剂颜色变化,但不利于观察致病菌落典型的形态和背面的颜色变化。有时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丝还未能产生典型的分生孢子,为了观察培养基背面颜色变化及显微镜检识别癣菌的种类,再次培养阳性的菌落时必要的。

培养结果为阳性的培养基,如图:

3诊断3.1鉴别诊断无菌性脂膜炎

无菌性脂膜炎的病因包括外伤、异物、疫苗反应、免疫介导原因、药物反应、胰脏的状况、营养缺乏和特发性疾病。常发现于犬和猫上,呈单独或多发性的、坚硬到波动的、凸起的、边界明显的病变。从病变处可能会流出浓稠的油性黄褐色液体。易发病部位为躯干背侧、颈部、四肢近端。细胞学上常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外科清创或开放治疗后通常预后良好。异物反应

这种反应由植物、动物或无机物体刺入皮肤造成的,形成红斑样创伤进而演变为通常流出液体的结节性反应。在细胞学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个混合的炎症反应,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还有少量的嗜中性粒细胞,也有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多核巨细胞出现机率很高,成纤维细胞反应很常见。细菌性继发感染可能出现。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探查,如果需要的话,还可实施切除同时进行组织活检及培养。节肢动物叮咬反应

如昆虫、蜱和蜘蛛的叮咬会造轻度或严重的反应,通常是红斑及肿胀伴随以嗜酸性疖病为表征的急性坏死,或者随后发展为组织病理学上的肉芽肿。细胞学显示了一个由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还有和过敏反应相关的,通常数量增加的嗜酸性粒细胞组成的混合炎性渗透。这些病变通常自行消退,但有些需要额外的创伤护理。细胞学鉴别诊断

注意鉴别细菌性、异物性、非感染性或节肢动物叮咬后的炎性反应等。如图:

3.2诊断

细胞学检查排除细菌、寄生虫感染,如可见癣菌元素可直接诊断,如不可见结合真菌培养进行诊断。

三个病例中,病例一、病例三均在病变部位细胞学检查中发现癣菌小分生孢子。病例二在细胞学检查中未见癣菌元素,DTM真菌培养后呈阳性结果。在结节状癣菌病的细胞学检查中,发现癣菌元素有时是极困难的,在未见癣菌元素时应积极进行真菌培养。但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可得到真菌培养的阳性结果,尤其是流出大量脓汁的病例,真菌培养很可能是阴性结果。此时可考虑尝试进行治疗性诊断,结合病史、细胞学检查排除大部分鉴别诊断后方可进行。

4治疗

口服伊曲康唑,5-10mg/kg,一次/日,持续2-8周。结节状有流出物病变,病变部位清创,外伤处理。为防止继发感染清创后患部使用聚维酮碘软膏。此类病例的治疗通常预后良好。5讨论

在此病例的诊断中实验室细胞学检查尤为重要,注意鉴别细菌感染性病变,必要时可进行真菌培养实验。

细胞学检查时,首先在低倍镜下选取适合观察的视野。细胞层过厚的视野细胞重叠成团,染色不均,不适合进行观察。适合的观察视野内应细胞层厚度适中,细胞间隔不过分紧密,同时又可见足够的细胞量。如图:

选择真菌培养基前可能需要反复尝试,以寻得最适合使用的产品。培养过程中密切观察培养基的变化过程,以避免杂菌生长对结果判定所产生的干扰。部分病例在真菌培养的可能获得阴性的结果,必要时可考虑对病变处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眼科、影像学、皮肤病、“外科”、“内科”病例分享会期待您的加入!参与互动分享病例更有相应礼品赠送!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互动!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鍝釜鍖婚櫌鍖荤櫧鐧滈
鍖椾含鐧界櫆椋庝富娌诲尰闄㈠摢閲屽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tchsoogo.com/fxby/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